㈠ 新川面馆 担担面调料怎么做
很简单的,用重庆自家厨房的调料吧,方便又卫生,你在网络搜一下“自家厨房”就能看到他家的网站的!
㈡ 北京新川面馆的麻酱凉面是怎么做的
偶从小在那边长大,对他家的不论凉面、热面还是小凉菜一律钟爱有加,20多年来不曾改变
现在就将他家的招牌凉面配方公布给大家,这可是我反复试验过滴成果呦lz不妨一试
办凉面最不能缺少的当然就是芝麻酱拉,
原料:
盐、糖、醋(可多放)、酱油(最好是老抽,颜色重)、青芥(软管的那种)、鸡精、花椒粉(最重要的,味美多的不错)。面条最好用“圣厨”的圆面。
将面条煮好后过水,把以上材料混合好后浇在面条上,再加些黄瓜丝。齐了
㈢ 北京地安门新川面馆怎么样
北京地安门新川面馆是2008-06-18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141号。
北京地安门新川面馆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2677427663C,企业法人赵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北京地安门新川面馆的经营范围是:面食(含冷荤凉菜);销售饮料、酒。(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593999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102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北京地安门新川面馆更多信息和资讯。
㈣ 新川面馆历史
新川面馆 北京西城的新街口是一处比较繁华的街区,原因就是这里向西到西直门,向北到豁口(豁口是为了出城方便,当时在西直门和德胜门之间的城墙上人为打开的一个城墙口子)。
小的时候,约上三五伙伴,离家走的最远的地方,大概就是从北太平庄到新街口了。那时这条路上只有22路和38路两趟公共汽车线,到新街口后,新华书店是必去的,对街的中国书店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旧的小人书可以找到。转到肚子饿了,就一定会上新川面馆去吃一顿麻辣凉面。
新川面馆大约有六十平米,后厨和柜台要占去三分之一的面积。剩下的就是拥挤的桌椅板凳,留给食客们过路走道窄得很,就是这样狭窄的空间里往往还有很多端着面碗等座的食客在东张西望,有时就站在尚未吃完面的食客左右,拿一双直勾勾的眼睛紧盯着食客的筷子舞动频率,那样子仿佛不是你在吃,而是他在替你享受这盘美味。
新川面馆是没有菜单和食谱的。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在门口的柜台上交钱买面条。面馆的所有食物都写在服务员身后的一张板子上。食客只需排队等到轮上面对售货员面前,把排队时盘算好的要买的食物一口气报出来,边卖食物边收银的售货员会很麻利地从不大的柜台里,将食物以一一端了出来。
麻辣凉面是招牌面条,用大盆盛出来,售货员身旁是一摞摞的盘子,食客多时,后厨会有另外的服务员进来帮忙,把面条事前挑进盘子里,再捏一两把鸡丝、黄瓜丝在上面,一碟一碟象宝塔山样摞成小山。交钱后,售货员顺手端过盛满凉面的盘子,从面前的酱盆里盛一勺酱汤浇在面上。那香味儿也就立刻钻进心肺里,其它什么都可以不顾了。
等座是很学问的。很少有这样的感觉,在一家饭馆吃饭,若身旁有其他食客或站或看或大声小声地吆喝着,总有心生厌烦的感觉。记得马三立老先生说过一段传统相声就有这样的场景,二舅在饭馆吃饭,等座的人很多,一个小年轻站在二舅身后看到老人快要吃完了,于是大声招呼着朋友,快啦,这老头快完了。这话好说可说出来还真是不太顺耳。新川面馆里就经常有这样的场面。但你绝少有不舒服的感觉。
等座的食客一般都会咂摸着食客是不是快要吃完了,不能站在桌上摆满盘碗酒瓶的食客后,也不能站在带着小孩子的妈妈们身后。喝酒的,哄孩子的妈妈们身后。新街口附近很多都是买卖家,商贾云集自然少不了打工的伙计,利用一点闲暇时间来填饱肚子,自然不能大盅小盏地推来唤去地跟这里一番畅饮,多半都是一盘面一盘凉菜,唏哩呼噜匆忙吃完。眼尖的等座食客一般站在这些食客周围,会很快坐下来的。
新川面馆的食客大多是熟面孔,六七十年代,这里很少有外地旅游的在这里进餐,就是四九城的老北京人,也不是经常光顾这样一个小店。所以,食客们彼此间也都是很熟络。毕竟文雅些的等座食客,怕影响正在用餐的食客,多半会尽可能用眼角扫一眼整个面馆,挑好准备要坐的座位,端着面盘静静地站着。那吃着吃着看到等座人的食客,不是加快吃饭的速度,就是把本就很狭窄的桌子上腾出一些空地,招呼等座的将手中的面盘放下,嘴里边招呼还边说着,您稍等啊,这就完这就完。那等座的食客自然一边嘴里告着讨饶讨饶,您慢用不急这样的话茬儿,很自然地将手里的面盘放下,这座儿算是等上了。
麻辣凉面的面条很特殊,既不象汤面那样软软的,又没有象朝鲜冷面那种滑润筋道,有些象用豆子面掺合在一起做的颜色稍黄的面条,入口极清爽软凉。吃凉面前,是需要搅拌搅拌的。麻辣凉面的味道很是特别,刚入口时,咸中带甜,略有些辣味。待到吃到一半时,口中麻味也返出一些,会吃的食客这时会倒进一些米醋进去,那口中咸甜麻辣酸五味俱全,面丝的凉爽和着鸡丝的肉香,瓜丝的清香那般味道不是吃一两回就能体会到的。
新川面馆还卖其它一些口味的面条,象红烧肉面、回锅肉面、担担面、卤肉面等等,那名气与味道就大不如麻辣凉面这样深入人心了。
面馆还有几样凉菜是比较经典的,甜辣白菜、酱肘子、酸辣瓜条、拌花生米、海带丝,素什锦这些凉菜大约经历了几十年,味道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其实,到新川面馆吃凉面还有最最重要的一道餐点,往往是新客们不注意的。在面馆的就餐区,有个大的保温桶。桶的外壳上大红的招牌“面汤”两字,里面是面馆煮面时的浓汤。老北京吃捞面、炸酱面都讲究“原汤化原食儿”,指得就是,不管捞面还是炸酱面,面酱虽然较之南方的面口味重,但是吃完面一定要喝上一碗煮面的面汤,这样才不至于吃完面感觉到口渴。且不管冬夏,一碗面汤入腹更能化解体内燥气,润肠清胃。这在过去节衣缩食的年代,既暖身和胃,又经济实惠。若将凉面的名气比喻成君主,这一碗面汤大概真可以算得上是辅臣的功劳了。
新川面馆在百姓眼里,虽不如饕餮大餐的饭店饭庄令人垂涎,也不如相隔不远的西安饭庄那样名气远播,但它几十年来在食客们心里,却是一处为之惦念的小吃店,这与它保持了几十年不变的味道大有关系。其实,关于小吃的定义是什么。小吃是用来怀旧的,它的人文环境,它的历史沿革,它的特殊味道,它能保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会改变的一种经营风格,都是小吃这个餐饮行业特有的品牌效应。
用餐环境变了,但味道没变。人老了,和食客间的感情未老。也许这才是象新川面馆这样的小吃店,能在如今巨型餐馆林立的餐饮行业里保持不败的真正原因吧。
地点:新街口丁字路口东南侧(新街口商场对面)
我是在什刹海边长大的,从小就吃新川面馆,那里的面非常好吃,虽然店面简陋狭小,但是客人总是络绎不绝,基本都是回头客。当你吃过几次,你就不会嫌弃那里的环境了,因为面实在是好吃。
主要的面分为三种,担担面、麻辣凉面和红烧肉面。担担面是那里的主打,榨菜末+肉末,配上面馆自己配置的酱料,并非四川的辣担担面,不辣,味道很足,非常好吃,分大碗小碗。麻辣凉面是面馆夏季的主打,电风扇吹凉的面,加上特制的麻辣酱、黄瓜丝,有些辣,但主要是麻,味道十足的原因是他们的配料-胡椒是从四川专门运来的,可以堂食,可以外带。红烧肉面就是红烧肉和汤拌面,不是主打,但是也很美味,辣味比前两种面重,但也可以要求不放辣。
对了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加些蒜蓉、辣椒。吃完面可以喝免费的面汤,北京老话-原汤化原食。
配菜主要有猪耳朵、腊肠(北京腊肠),这两个一般,和超市买的区别不大。辣白菜、酸黄瓜、素什锦,这三种比较特别,建议分别尝尝。特别是酸黄瓜,是这里配菜的最佳选择,酸辣味,爽脆可口,一定要吃!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店,从20年前我住在那边,就有这个店了,从来都是门庭若市!吃饭时段,基本上都找不到座位。基本上我带着朋友去吃一两次,都会上瘾嘿嘿~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标准吃法是先到新川面馆往南第二家店,要几串电烤羊肉串,拿着回到新川面馆买面,一起吃:)
那个电烤串是西安饭庄的一个副业,西安饭庄主营羊肉泡,也是几十年老字号了,不过我觉得味道一般。电烤串也是经营好久了,主要特点在于其腌制的好,味道醇厚,不过偏咸,口重的朋友们会喜欢。
记住吃完串、面,再把串的钎子退了,4元一串,退钎子1元。退完钎子在烤串旁边买串糖葫芦,那里的糖葫芦没有烤串时间长,但也是比较经典的:)
㈤ 怎么加盟新川面馆
闻香居面色香味俱全,口味奇特,面味浓郁,口感筋道,色香诱人,此面突破传统的加工工艺,制作更先进。口味针对性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消费者需要,使消费者流连忘返,回头客络绎不绝。
传香阁加盟总部吸取中西饮食文化和南北口味特点,创新多种现代配方,改进和提高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又不断推陈创新形成其独有的特点,闻香居面馆中的面、炒面、汤面、凉拌面、韩国冷面、朝鲜冷面;特色米线、米粉,酸辣粉、炒饭(炒面)、盖浇饭、款款独具匠心。每一款都保证你食欲大开,每开一家店都出现了客人爆满的场景,保证开一家火一家,征服每一位消费者。
独家配方 成就奇香口味
色美:闻香居面馆以其鲜面、鲜汤、鲜浇头为特色,严格按照比例配制而成,加上特色浇头和靓丽色彩搭配使整碗面达到色艳味美,让人一见钟情。
奇香:闻香居面馆采集骨汤精华,配以独特调料,运用秘制工艺,汤香扑鼻,飘香数米,让人闻香止步。闻香居面汤“红白兼备”,红汤味重色浓,白汤淡雅清新,细细品味,香浓而不腻,鲜美不口干,让人一尝倾心。
营养:闻香居面含有各种营养物质,起到重要的美食补钙作用,具有延缓衰老,强身美容、健脾补胃的保健功效。
经营模式
闻香居面馆定位于大众消费,面向工薪阶层,装修力求用最少的资金达到最好的装修效果,突出简单明快、舒适卫生,完整体现快餐的特点。标准化的工艺流程更加节省人力资源,出品率更高,营业时段的延伸使固定营业面积完成更多的销售额。同等经营规模,投资大幅降低,赢利水平大幅提高。具有店面小、投资少、操作透明、出品率高、劳动强度低的特点,是适合小本投资者的好项目。
闻香居面馆坚持“滋补、美味、卫生、便利”的原则,以“闻香居面、炒饭(面)、盖饭、米线、传香酸辣粉”为组合模式,锁定目标消费者。
闻香居鲜面馆为建立全新的盈利模式,从品牌规划、成本控制、绿色天然、品牌更新、操作流程等方面实现增值利润,使加盟商拥有超乎想象的赢利可能。闻香居面馆历经精心打造,终成今日名牌,从品牌建设、店铺招牌、特色口味,点点滴滴都体现着品牌韵味,带给顾客极强的文化认同感,加以总部不断的品牌维护和建设,品牌会更深入人心。
济南市槐荫区腊山北路6号实力荣祥花园
㈥ 我想开一个武大朗烧饼小吃店,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之前没做过的话最好能先找个加盟店,,,然后在一点一点来
㈦ 新川面馆的详细介绍
新川面馆是没有菜单和食谱的。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在门口的柜台上交钱买面条。面馆的所有食物都写在服务员身后的一张板子上。食客只需排队等到轮上面对售货员面前,把排队时盘算好的要买的食物一口气报出来,边卖食物边收银的售货员会很麻利地从不大的柜台里,将食物以一一端了出来。
麻辣凉面是招牌面条,用大盆盛出来,售货员身旁是一摞摞的盘子,食客多时,后厨会有另外的服务员进来帮忙,把面条事前挑进盘子里,再捏一两把鸡丝、黄瓜丝在上面,一碟一碟象宝塔山样摞成小山。交钱后,售货员顺手端过盛满凉面的盘子,从面前的酱盆里盛一勺酱汤浇在面上。那香味儿也就立刻钻进心肺里,其它什么都可以不顾了。
等座是很学问的。很少有这样的感觉,在一家饭馆吃饭,若身旁有其他食客或站或看或大声小声地吆喝着,总有心生厌烦的感觉。记得马三立老先生说过一段传统相声就有这样的场景,二舅在饭馆吃饭,等座的人很多,一个小年轻站在二舅身后看到老人快要吃完了,于是大声招呼着朋友,快啦,这老头快完了。这话好说可说出来还真是不太顺耳。新川面馆里就经常有这样的场面。但你绝少有不舒服的感觉。
等座的食客一般都会咂摸着食客是不是快要吃完了,不能站在桌上摆满盘碗酒瓶的食客后,也不能站在带着小孩子的妈妈们身后。喝酒的,哄孩子的妈妈们身后。新街口附近很多都是买卖家,商贾云集自然少不了打工的伙计,利用一点闲暇时间来填饱肚子,自然不能大盅小盏地推来唤去地跟这里一番畅饮,多半都是一盘面一盘凉菜,唏哩呼噜匆忙吃完。眼尖的等座食客一般站在这些食客周围,会很快坐下来的。
新川面馆的食客大多是熟面孔,六七十年代,这里很少有外地旅游的在这里进餐,就是四九城的老北京人,也不是经常光顾这样一个小店。所以,食客们彼此间也都是很熟络。毕竟文雅些的等座食客,怕影响正在用餐的食客,多半会尽可能用眼角扫一眼整个面馆,挑好准备要坐的座位,端着面盘静静地站着。那吃着吃着看到等座人的食客,不是加快吃饭的速度,就是把本就很狭窄的桌子上腾出一些空地,招呼等座的将手中的面盘放下,嘴里边招呼还边说着,您稍等啊,这就完这就完。那等座的食客自然一边嘴里告着讨饶讨饶,您慢用不急这样的话茬儿,很自然地将手里的面盘放下,这座儿算是等上了。
麻辣凉面的面条很特殊,既不象汤面那样软软的,又没有象朝鲜冷面那种滑润筋道,有些象用豆子面掺合在一起做的颜色稍黄的面条,入口极清爽软凉。吃凉面前,是需要搅拌搅拌的。麻辣凉面的味道很是特别,刚入口时,咸中带甜,略有些辣味。待到吃到一半时,口中麻味也返出一些,会吃的食客这时会倒进一些米醋进去,那口中咸甜麻辣酸五味俱全,面丝的凉爽和着鸡丝的肉香,瓜丝的清香那般味道不是吃一两回就能体会到的。
新川面馆还卖其它一些口味的面条,象红烧肉面、回锅肉面、担担面、卤肉面等等,那名气与味道就大不如麻辣凉面这样深入人心了。
面馆还有几样凉菜是比较经典的,甜辣白菜、酱肘子、酸辣瓜条、拌花生米、海带丝,素什锦这些凉菜大约经历了几十年,味道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其实,到新川面馆吃凉面还有最最重要的一道餐点,往往是新客们不注意的。在面馆的就餐区,有个大的保温桶。桶的外壳上大红的招牌“面汤”两字,里面是面馆煮面时的浓汤。老北京吃捞面、炸酱面都讲究“原汤化原食儿”,指得就是,不管捞面还是炸酱面,面酱虽然较之南方的面口味重,但是吃完面一定要喝上一碗煮面的面汤,这样才不至于吃完面感觉到口渴。且不管冬夏,一碗面汤入腹更能化解体内燥气,润肠清胃。这在过去节衣缩食的年代,既暖身和胃,又经济实惠。若将凉面的名气比喻成君主,这一碗面汤大概真可以算得上是辅臣的功劳了。
新川面馆在百姓眼里,虽不如饕餮大餐的饭店饭庄令人垂涎,也不如相隔不远的西安饭庄那样名气远播,但它几十年来在食客们心里,却是一处为之惦念的小吃店,这与它保持了几十年不变的味道大有关系。其实,关于小吃的定义是什么。小吃是用来怀旧的,它的人文环境,它的历史沿革,它的特殊味道,它能保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会改变的一种经营风格,都是小吃这个餐饮行业特有的品牌效应。
用餐环境变了,但味道没变。人老了,和食客间的感情未老。也许这才是象新川面馆这样的小吃店,能在如今巨型餐馆林立的餐饮行业里保持不败的真正原因吧。
地点:新街口丁字路口东南侧(新街口商场对面)
我是在什刹海边长大的,从小就吃新川面馆,那里的面非常好吃,虽然店面简陋狭小,但是客人总是络绎不绝,基本都是回头客。当你吃过几次,你就不会嫌弃那里的环境了,因为面实在是好吃。
主要的面分为三种,担担面、麻辣凉面和红烧肉面。担担面是那里的主打,榨菜末+肉末,配上面馆自己配置的酱料,并非四川的辣担担面,不辣,味道很足,非常好吃,分大碗小碗。麻辣凉面是面馆夏季的主打,电风扇吹凉的面,加上特制的麻辣酱、黄瓜丝,有些辣,但主要是麻,味道十足的原因是他们的配料-胡椒是从四川专门运来的,可以堂食,可以外带。红烧肉面就是红烧肉和汤拌面,不是主打,但是也很美味,辣味比前两种面重,但也可以要求不放辣。
对了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加些蒜蓉、辣椒。吃完面可以喝免费的面汤,北京老话-原汤化原食。
配菜主要有猪耳朵、腊肠(北京腊肠),这两个一般,和超市买的区别不大。辣白菜、酸黄瓜、素什锦,这三种比较特别,建议分别尝尝。特别是酸黄瓜,是这里配菜的最佳选择,酸辣味,爽脆可口,一定要吃!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店,从20年前我住在那边,就有这个店了,从来都是门庭若市!吃饭时段,基本上都找不到座位。基本上我带着朋友去吃一两次,都会上瘾嘿嘿~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标准吃法是先到新川面馆往南第二家店,要几串电烤羊肉串,拿着回到新川面馆买面,一起吃:)
那个电烤串是西安饭庄的一个副业,西安饭庄主营羊肉泡,也是几十年老字号了,不过我觉得味道一般。电烤串也是经营好久了,主要特点在于其腌制的好,味道醇厚,不过偏咸,口重的朋友们会喜欢。
记住吃完串、面,再把串的钎子退了,9元一串,退钎子1元。退完钎子在烤串旁边买串糖葫芦,那里的糖葫芦没有烤串时间长,但也是比较经典的:)
㈧ 您好我想自己弄个小店便宜点的不用花多少钱的,弄什么好就阿
北京有什么好吃的? 老北京人推荐! 1. 天福号 地址:西直门内大街213号(马相西巷6号) 口味 27 环境 12 服务 13 人均 25元 “打小就吃”的天福号酱肘子,“北京人没有不知道的”。“黑红油亮”,“软烂入味”, “肥而不腻”,味道“那叫一个棒”。尤其每年立春立秋,“吃他家肉都成了规矩”,可见 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好东西,价钱自然“不便宜”,“三十几块钱一斤”,“买一 点点都要十几二十块”,可馋起来有什么办法? 2. 奶酪魏牛街店 地址:牛街北口西侧1号商业楼牛街清真超市2层 58376788 口味 27 环境 7 服务 14 人均 11元 北京老字号。虽说两家分店都“不是很好找”,环境也“差了点”,不过还“真没影响奶酪 的质量”——原味的宫廷奶酪“浓、稠、凉、细、滑、香、甜”,用“瓷碗”装着,倒过来 还能做到“纹丝不动、一滴不洒”,真不愧是“京城独一份”的“合碗酪”!其他各种奶制 品也“很有特色”。有外地朋友来“就愿意往这里带”。 3. 美栗乡 地址:西安门大街93号 66170874 口味 27 环境 10 服务 13 人均 13元 “爱死这家的糖炒栗子了”——“没有过多的水分,好剥皮”,又“香”又“甜”又“面” ,“热的时候”味道尤其好,“吃完了手也不会很脏”。尽管“每次都要排至少半个小时以 上的队”,但还是“心甘情愿”。P.S.也有“瓜子、花生、榛子”等其他炒货供应。 4. 爆肚冯 地址:菜市口十字路口西南(枫桦豪景西) 83558088 口味 26 环境 8 服务 10 人均 25元 老字号,“正宗”的北京小吃。爆肚选料“新鲜”,洗得“干净”,而且“脆嫩香”,吃过 的都夸“顶级棒”。涮羊肉“闻着很好,吃着更好”,小料更是“很独特”。如果能容忍 “很一般”的环境和“很拽”的服务,那一定要去尝尝。 5. 小肠陈饭庄宣武店 地址:南横东街128号 63544478 口味 26 环境 4 服务 8 人均 13元 百年卤煮老店,确实“名不虚传”,“能把那么多猪下水做成盘中美味的,非他莫属”。一 大锅卤煮咕嘟咕嘟地煮着,“看着香”,“闻着也香”,“吃着更香”(他家的卤煮“不会 吃出别的味道”,“可以吃得放心”)。就是环境“差了点”,“饭点的时候还要排队”。 提醒:“前门店的味道最好”。 6. 锦馨豆汁儿 地址:广渠门内大街193号(磁器口东北角) 67123690 口味 26 环境 8 服务 11 人均 8元 老字号,“品正宗豆汁的好去处”。他家的豆汁是“绿色的”,味道没的说——“很浓”, “很纯正”,入口也“没有特别强烈的酸味”,“不喝两三碗不回家”。店面“不大”,但 饭口上人“较多”且“全是最普通的北京人”,只要一进门“就让你回到十多年前吃饭排队 等坐的年头”。 7. 秋栗香 地址:地安门西大街2号(地安门十字路口西南) 64016838 口味 26 环境 9 服务 11 人均 13元 “永远要排队”的栗子店,而且“一排就是半个小时”,站在外面“夏天热死,冬天冻死 ”。让大家这么“执著”的原因只有一个——栗子“确实很好”,拿在手里晃晃,“可以感 到果实在活动”,剥开后就是“一粒粒完整的栗子”,吃在嘴里“又甜又香,软糯可口”。 其他的炒货也“不错”。待到嘴瘾过足,排队的辛苦也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8. 东兴顺爆肚张 地址:什刹海前海东沿17号 口味 25 环境 5 服务 11 人均 23元 百年老店,“传统风味”。爆肚“很嫩”,“火候恰到好处”。虽然“南方人可能吃不惯” ,但北京人都说“特好吃”,“不去吃一回都不算北京人”。好食荤者“前往一尝,也不会 后悔”。只是地方“小”,“经常没有位置”,“千万别去晚了”。 9. 武汉汤记九九鸭脖子 地址:东直门内大街东口 口味 25 环境 9 服务 13 人均 16元 “嫌麻小脏又嘴馋”时最好的“替代品”。“肉质嫩”,味道“好”,辣得“适中”,吃得 “过瘾”,让人“想想都流口水”。不过啃得多了,难免有点“费劲”。 10. 河间驴肉王护国寺店 地址:护国寺街90号(护国寺宾馆对面) 口味 25 环境 7 服务 10 人均 7元 别看门脸“又破又小”,里边却藏着“你意想不到的美食”。驴肉火烧是“一定要吃的”, “现烤”的火烧“酥酥软软”,配上“筋道”的“冷”驴肉,浇上“浓郁”的汤汁,口感 “层次分明”,有冷有热,“又脆又有嚼头”,那滋味“真是绝了”!难怪人家说“天上龙 肉,地上驴肉”,确实“一点也不假”。 11. 护国寺小吃店护国寺店 地址:护国寺大街93号 66181705 口味 24 环境 10 服务 11 人均 11元 “北京的有名小吃几乎全集中在这里”,“很有特色”。虽然“国营老店的设施差了些”, 服务也“不怎么样”,但是东西味道“确实好”,让人“想起来就流口水”,每到吃饭时间 “就排起老长的队”。没事的时候过去吃吃,很有“老北京的感觉”。 12. 新川面馆 地址:新街口南大街14号 66182452 口味 24 环境 5 服务 9 人均 10元 “精品小店”,在新街口一带“算不错”了。这里的凉面“不是一般的棒”——面条“非常 清爽筋道”,调料配得也“特别好”;还有担担面也“很好吃”。虽然地方“小”,环境 “差”,服务也“国营”,但生意“很好”,“饭点一定会排长队”(常去这儿吃的人, “已经习惯了这种风格”,“就是图这个热闹”)。“在新街口附近逛的话中午可以去尝尝 ”。 13. 洪记小吃店 地址:牛街东里14号楼1层(近输入胡同) 口味 24 环境 8 服务 16 人均 11元 老字号。店面“破旧”、“窄小”,还“只提供外卖”,可“门口长长的待购队伍真能把人 吓死”,冲这就说明东西味道好。牛肉粒“远近闻名”,孜然“香气浓郁”,“够味”;年 糕“特别地道”,可以“买一盒杂拼”,“各种都尝尝”;还有糖火烧、栗子羹……“没有 不好吃的”。要体验老北京小吃,这儿准没错。 14. 一碗香牛肉面北太平庄店 地址:北太平庄路口西北 口味 24 环境 6 服务 6 人均 12元 “美食”和价格“不一定成正比”,在这里花“几块钱”也能吃个“一碗香”。拉面“没得 挑”,味“特别正”,料“特别足”;烤串“就是好”,“块大味浓”,“爽心”又实惠。 “一碗面,几个串”,加上一瓶啤酒,简直是“无敌”了。不过,环境“拥挤”,服务“与 其‘一碗香’相比,差矣”。 15. 桥香园过桥米线王府井店 地址:王府井大街201号利生体育百货1层 65273216 口味 23 环境 13 服务 13 人均 21元 米线“非常”的好吃,汤“非常”的好喝,是吃过的“最好”的过桥米线。有很多种选择, 价格从10元到60元不等,“量大实惠”。店风格“和昆明总店如出一辙”,所有的原料都是 天天从云南运来的,小妹也全是从云南来的,“热情的没法说”,“有问必答”。如果你还 没去过云南,那就先去他家感受一下吧。 16. 海碗居甘家口店 地址:三里河路17号甘家口大厦5楼 88392073 口味 23 环境 14 服务 17 人均 31元 “老北京风味的面馆”。环境“古朴”,“方桌长凳”,周围挂着“老北京的风俗画”,服 务生都是“一身小二的打扮”,招呼得“很热情”。这里的面条“很筋斗”,量也“足”; 老北京的吃食“基本都有”,味道也“不错”。生意很好,“什么时候从这儿过,门口都停 着好多车”。 17. 古城岐山面 地址:雍和宫大街32号 84023859 口味 23 环境 7 服务 12 人均 17元 爱吃陕西面食的人别错过这里。岐山面“特别棒”,面条“呈半透明状”,“极为劲道”, 浆水“油大”,“料足”,“微辣”,口味“很是地道”;干拌面除了“卤有些咸”,做得 还“真不赖”;油泼扯面等也都“值得尝尝”。吃完别忘了再要碗面汤,“稍有碱味”, “解渴又解腻”。 大北京 2007-4-24 18:34 1)那家小馆-满清官府菜 说到豆汁,北京人都爱喝,豆汁既营养有便宜.但是说到豆汁,老北京人一定会说老磁器豆汁店,每次路过老磁器豆汁店都要进去喝两碗,味道实在美,能把本来就酸酸的很难让人接受的东西做到喝一碗不过瘾。当然不能一小口一小口地泯,就得大口大口喝,就着咸菜和焦圈。其他小吃:焦圈 肉饼,满汉糕点,开口笑、烧饼、糖火烧、麻酱烧饼、螺丝转等等都不错,就怪自己肚子小,只能喝两碗. 作为一家“几十年如一日”的老店,环境和服务就“不能有太高要求”了。但是老大妈店员们看上去都很亲切, 偶尔来个外地游客什么的,都会亲切地说一声「豆汁? 你吃不了, 算了吧,来点儿别的吧」. 这次去还买豆汁赠咸菜一碟,真的很爽,嘴搀的朋友们,经过天坛北门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