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子能不能放微波炉里热。
包子可以放在微波炉里热。但一定要用耐热的微波炉专用的器具或者微波炉可以用的塑料袋。把包子放进微波炉可以用的塑料袋,轻轻拧起来,收口压在包子下面,加热1分钟即可。
但是切忌徒手去移出微波炉内的食物。盛器及盖子加热后往往积聚了蒸气,又会吸收食物的热气,而变得十分烫手,应该用防热手套或垫子,以防灼伤。
(1)广口包子加盟费多少扩展阅读:
微波炉的使用禁忌
1、忌用普通塑料容器:一是热的食物会使塑料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2、忌用金属器皿: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不能加热食物。
3、忌使用封闭容器:加热液体时应使用广口容器,因为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爆破事故。
4、忌用瓶颈窄小的瓶装食物:就算打开了盖亦因压力而膨胀,引致爆炸。
5、忌用半满开了盖的瓶装婴儿食物或原瓶放入炉内加热,以免瓶子破裂。
6、凡竹器、漆器等不耐热的容器,有凹凸状的玻璃制品,均不宜在微波炉中使用。
7、瓷制碗碟不能镶有金、银花边。 使用专门的微波炉器皿盛装食物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2. 中餐肉肉包子的详细做法
中式鲜肉包的制作
2014-11-24
面包、花卷、包子、馒头等面点制品都属于发酵面团制品。发酵面团分为老肥发酵面团、酵母发酵面团和酒酿发酵面团三种。制作这类发酵面团制品的传统方法是用老肥来调制面团的,老肥所调面团有酸味,操作中需要兑碱以去除酸味,调制工序相对复杂,发酵时间也较长;随着“活性干酵母”的运用,使传统发酵面团调制工艺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我就实践和摸索使用“活性干酵母”调制酵母发酵面团的工艺流程、影响发酵的因素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对操作规律的认识、体会。
一、酵母发酵面团的成团原理
利用微生物(酵母菌)生长繁殖时在面团内分解有机物质,产生CO2气体,气体被面团中的面筋网络组织所包裹,经加热使气体膨胀,制品体积膨松。当酵母被引入面团中,由于得到面团中的淀粉酶分解淀粉生成的单糖作为养分,便开始繁殖增生,同时分泌酵素,这种酵素可以把单糖分解为乙醇和CO2气体,并同时产生水和热量;随着时间的持续,酵母不断的繁殖增多,又不断地分泌酵素,产生一定的CO2气体和热量(酵素能促使单糖分子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热量)。当这些气体被保持在面团内不使之逸出时,面团内便充满了气体,从而使坯料形成蜂窝状的空洞,体积随之膨大。
二、调制酵母发酵面团的工艺流程
【活化好的酵母溶液+水(50°C)】搅匀+面粉→和面→调面→饧发
1、原料要求
面粉:要求面筋含量适中、筋性强的中筋粉;
水 :夏季用常温水,春、秋季要用30°C ~40°C的温水;冬季用50°C的温水。
辅料:常用的有活性干酵母、糖、油、蛋、盐。其中,糖、盐都可以调节面团发酵速度(调节并非单指加快,也包括延缓),以面粉总量计,糖在不多于2.5%、盐在0.3%左右时,可以加快面团发酵速度。盐含量超过2%时,则会抑制发酵速度。
2、用料比例
各料与面粉总量的比例一般为:干酵母0.5%~2%,水50%~60%,糖不多于2.5%,盐不多于2%。
3、调制过程
活化:用十倍于干酵母量的温水将少许白糖溶化,再加入干酵母搅均匀静置活化(约10分钟)成酵母水溶液。
和面:将酵母水溶液与用于和面的温水(冬季50°C,夏季室温)搅匀,与面粉和成面团。
调面:用揉、揣或捣的手法进行调面,这是形成面点制品良好口感的关键工序。也可以把和好的面团再用压面机来调面的。
饧发:饧发时要求温度在28°C - 32°C,相对湿度为75%左右,约半小时,可将面团置于蒸笼内放在40°C左右的温水锅上加盖饧发。
三、关于干酵母的“活化”
干酵母必须经过活化处理,以激活其发酵的活力。具体的方法是:用30°C左右的温水将干酵母溶解(用水量约为酵母量的10倍),并加少许白糖,搅匀后静置约10分钟左右,视水溶液表面浮起一层厚的乳黄色泡沫,便完成活化过程,即可与温水、面粉等和成面团进行发酵。
(一)、活化干酵母对水温的要求
酵母是一种微生物。若活化时水的温度过高,则酵母会被烫死,从而丧失其发酵能力;温度过低又不能促使酵母菌繁殖(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5°C -28°C),所以用30°C左右的温水对干酵母进行活化是较为合适的。
冬季为保证水温的恒定,可将盛有酵母水溶液的容器置于温水锅中保温。
(二)、活化干酵母时加糖的原理
酵母须得到养料才能繁殖、发酵,养料主要来源于单糖。固然,面粉中淀粉酶分解淀粉可以最终生成单糖,但数量是有限的;食糖是双糖,可水解成一定量的单糖,这样,单糖量就能满足酵母菌繁殖的需要。
四、影响酵母发酵面团发酵的几个因素
因素主要有温度、酵母、面粉、面团软硬及发酵时间等五个方面。
(一)温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5°C -28°C,而酵素分解单糖生成CO2气体的温度(即发酵的最适温度)为28°C -32°C,但淀粉酶分解淀粉生成单糖时活性最强的温度为45°C左右。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面团发酵的最佳温度应为35°C -37°C。
发酵面团的温度受水温、粉温、室温、发酵热等因素影响。
如何获得理想的发酵温度?我在这方面进行了多次的试验,得出规律,见表。
面团工艺 阶段温度 说 明
活化干酵母 水温30°C 加少许糖,时间10分钟
和面 水温50°C 温水与活化好的酵母水、其它辅料搅匀,再与面粉和成面团
调面 室温 用揉、揣、捣等方法将面团调匀、调透
饧发 环境30°C 湿度75%,半小时(夏季时间可再缩短),可把面团摆放笼屉内置于温水锅上
揉面 室温 再次将面团调匀
成形 室温 生坯表面应防止干燥起壳(可加盖,或覆盖湿布)
再饧发 笼屉30°C 湿度75%,一刻钟,笼屉可先在蒸锅上预热
我曾实验过将60°C的水倒入和面机中,加糖,搅动至糖溶化,直接添加称量好的活性干酵母,略搅即倒入面粉,和成面团。尽管这样使面团达到了一定的温度(尤其是冬季),但较高的温度也同时烫伤了酵母,影响其发酵效果。
我也实验过用面团所需的全部温水来活化干酵母。实践证明,待酵母活化好(大约需要10分钟),用该酵母水溶液再与面粉和成面团时,整个面团的温度已经很低了(冬季尤其如此),同样影响发酵。
所以,我就采用如下方法调制发酵面团:小部分温糖水活化面团所需的干酵母,十分钟左右,将这活化好的酵母水溶液与调制面团所需的温水、适量白糖及食盐等其他辅料搅匀,与面粉一起和成面团。
这样的和面方法因酵母与水形成均匀的溶液,在面团中分布最广泛、最科学(有水分布的地方就会有酵母存在);因水温不会超过60°C,也不低于30°C,所以安全系数高(酵母菌不会被烫死)、发酵速度快(酵母分布广、营养充足)、成品质量好(发酵均匀)。
除了水温,我对发酵过程中环境温度的控制也很重视,在面团饧发等环节多运用温水锅、笼屉等设施进行保温,强化发酵效果,有条件的还可以用饧面设备进行饧制。
(二)酵母的影响
酵母对发酵面团的影响主要有两个:
一是酵母的活力。酵母的活力直接影响着面团发酵的速度:活力旺盛的酵母发酵能力大,面团发酵速度快;衰老的酵母发酵能力低,发酵速度慢。用于发酵的酵母菌通常有液体鲜酵母、压榨鲜酵母和活性干酵母三种;活性干酵母的发酵能力虽不及前两者,但因为其含水量低、市场有售、可常温保存、使用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
二是酵母的用量。在酵母活力相同的条件下,酵母的使用量直接影响面团的发酵速度和发酵程度。一般来说,面粉中使用纯酵母(干酵母)的量为0.5%~2%左右。
(三)面粉的影响
面粉对发酵的影响一方面是面筋的强弱;就一般发酵制品而言,应选用面筋含量适中且筋性强的面粉(中筋粉);就面包而言有专用面包粉。
另一方面是面粉中蛋白质的含量、特性及面粉中淀粉酶的质量。面粉中的蛋白质在30°C以下与水结合形成面筋网络较多,从而能保持气体并促进面团的胀大。若面粉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过高,则生成的面筋网络较多,保持气体能力过强,反而会抑制面团的胀大,延长发酵时间。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面粉大致分为三种: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为了达到理想的发酵效果,用高筋粉发酵时可适当提高水温,减低筋力,以利气体生成;低筋粉在发酵时需降低水温,并加少许盐,以增强筋力,提高保持气体的能力。酵母的繁殖需要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单糖。若面粉已经变质或经过高温处理,淀粉酶的分解淀粉为单糖的能力受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酵母的繁殖,抑制酵母产生气体的能力。
(四)面团软硬的影响
软面团在发酵时易被气体所膨胀,但保持气体的能力差;硬面团持气性强,但对面团发酵速度有所抑制。面团的软硬度是由加水量决定的,加水量一般在55%左右较适中。
(五)发酵时间的影响
发酵时间过长,面团变得稀软,弹性差,有酸味,不易成形且成熟后软塌;发酵时间过短,则面团胀发不足,成品色泽差,不够喧软,同样影响成品质量。
当然,影响面团发酵的各个因素彼此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五、工艺流程中的“饧发”与其他面团“饧面”的区别
(一)“饧面”
和面后的“饧面”,目的是使面团内的面粉充分吸水,成分均匀,并能更好地生成面筋网络组织,提高面团的弹性和制品的光滑度。一般的水调面团在成团后都需进行饧面,以确保面团的性能和成品的质量。
(二)“饧发”
采用揉、揣或捣等手法调好面团后,所进行的0.5~1小时的“饧发”,是发酵面团特有的工艺。饧发,就是使面团充分发酵;发酵时间有保证,产生的CO2气体就多,被面团中的面筋网络包裹,面团就不断膨松:当面团发酵到一定程度时面团内氧气逐渐耗尽,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变成二氧化碳、酒精并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这个过程就是静置发酵的过程。
饧发后的面团,在分坯、制皮、上馅、成形前,需重新揉实,目的是使制品的皮坯厚薄均匀,造型美观。
半制品在成形后、熟制前,仍需进行短时间的饧发,目的是使揉实的皮坯重新产生气体,保证制品达到膨松的要求。
综上所述,采用活性干酵母来调制发酵面团时,运用活化干酵母、保温饧发等工艺,控制好各操作环节的水温及环境温度,把握好影响发酵的各种因素,就能够很准确地获得理想的发酵效果,不仅面团发酵速度快,而且成品质量好,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我认为值得大力推广。
附:“鲜肉馅”的调制——无锡风味为例
原料:猪去皮五花肉绞碎后,置广口容器中,加精盐顺一个方向搅拌直至上劲,添加料酒、酱油、香葱末、生姜米、白糖、胡椒粉和适量的高汤(没有高汤用水也可以代替,讲究的放猪皮冻),再继续刚才搅拌的方向(要么始终顺时针,要么始终逆时针)搅拌均匀即可,为了便于包捏,可将拌好的肉馅分装小盆中入冰箱稍冻。
祝您成功!
3. 固安西大广口到黄村观音寺收费站多少公里
固安西大广口到黄村观音寺收费站23.5公里,收费10元,自驾车约30分钟到达。
4. 各位老师想请教一个问题,夫妻离婚后男方是上海户口女方是贵州广口,男方无经济来源,孩子有女方扶养男方
户口在男方吧,抚养还是给女方较好!
5. 小笼包子蒸笼的草垫子的异味怎么去除
找一个一次性杯子,里头放点干燥的茶叶就行了。如果茶叶潮了,拿出来晒晒还可以继续用。 还有:
①橘子皮除味。取新鲜橘子500克,吃完橘子后,把橘皮洗净揩干,分散放入冰箱内。3天后,打开冰箱,清香扑鼻,异味全无。
②柠檬除味。将柠檬切成小片,放置在冰箱的各层,可除去异味。
③茶叶除味。把50克花茶装在纱布袋中,放入冰箱,可除去异味。1个月后,将茶叶取出放在阳光下曝晒,可反复使用多次,效果很好。
④麦饭石除味。取麦饭石500克,筛去粉末微粒后装入纱布袋中,放置在电冰箱里,10分钟后异味可除。
⑤食醋除味。将一些食醋倒入敞口玻璃瓶中,置入冰箱内,除臭效果亦很好。
⑥小苏打除味。取500克小苏打(碳酸氢钠)分装在两个广口玻璃瓶内(打开瓶盖),放置在冰箱的上下层,异味能除。
⑦黄酒除味。用黄酒1碗,放在冰箱的底层(防止流出),一般3天就可除净异味。
⑧檀香皂除味。在冰箱内放1块去掉包装纸的檀香皂,除异味的效果亦佳。但冰箱内的熟食必须放在加盖的容器中。
⑨木炭除味。把适量木炭碾碎,装在小布袋中,置冰箱内,除味效果甚佳。找一个一次性杯子,里头放点干燥的茶叶就行了。如果茶叶潮了,拿出来晒晒还可以继续用。 还有:
①橘子皮除味。取新鲜橘子500克,吃完橘子后,把橘皮洗净揩干,分散放入冰箱内。3天后,打开冰箱,清香扑鼻,异味全无。
②柠檬除味。将柠檬切成小片,放置在冰箱的各层,可除去异味。
③茶叶除味。把50克花茶装在纱布袋中,放入冰箱,可除去异味。1个月后,将茶叶取出放在阳光下曝晒,可反复使用多次,效果很好。
④麦饭石除味。取麦饭石500克,筛去粉末微粒后装入纱布袋中,放置在电冰箱里,10分钟后异味可除。
⑤食醋除味。将一些食醋倒入敞口玻璃瓶中,置入冰箱内,除臭效果亦很好。
⑥小苏打除味。取500克小苏打(碳酸氢钠)分装在两个广口玻璃瓶内(打开瓶盖),放置在冰箱的上下层,异味能除。
⑦黄酒除味。用黄酒1碗,放在冰箱的底层(防止流出),一般3天就可除净异味。
⑧檀香皂除味。在冰箱内放1块去掉包装纸的檀香皂,除异味的效果亦佳。但冰箱内的熟食必须放在加盖的容器中。
⑨木炭除味。把适量木炭碾碎,装在小布袋中,置冰箱内,除味效果甚佳。
6. 我想开包子加盟店,哪个加盟品牌好些呢
谢邀
您如果想开家包子店,首先肯定 要做好开店一系列准备:
1,创业不比上班,肯定是比上班辛苦一些的,像咱们做早餐,起的就要比别人早一些。
2,任何创业都具备两面性,有成功的,也有可能会因为没有找对方向失败的,所以选择的时候要多看,多问,多考察。
3,现在个人的力量肯定是比不多团队力量,找一个品牌来“背靠大树好乘凉”是很不错的 ,建议学会实地考察,去看看这家有没有自己的店,生意究竟如何,产品味道适不适合你,不要图便利就不去走这么一趟
蜀食一家总部希望您能够早日找到满意的好项目,同时也欢迎您的实地考察哦~笔芯❤
7. 广口奶瓶好还是宽口奶瓶好
分享1:宽口径奶瓶和标准口径奶瓶的价格差异是在它的瓶口,宽口径的奶瓶在工序上比标口的要繁琐些,宽口径奶瓶也比标准口径奶瓶更倾向妈妈的乳房。
分享2:宽口径的奶瓶就是奶瓶口比较标准口径的宽,往奶瓶里面放奶粉时,标准口径的奶瓶,奶粉比较容易撒到外面,而宽口径的奶瓶就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新生宝宝可以先用标准口径的,因为怕奶嘴大小不合适。
分享3:宽口径的在泡奶粉的时候好泡一点,奶粉不会洒出来,但那个奶嘴我个人觉得宝宝吃得有点费劲,太大了。而标准口径的就是奶粉容易洒。
分享4:建议买宽口的,我当初也是备用昵哺的标准口径奶瓶,但不好用,后来买了昵哺那款自然质感宽口的,超好用咧!我买的是PP材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