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锅鸡的介绍
汽锅鸡,因用汽锅蒸制而得名。主要食材是鸡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有补虚养身、补血、健脾开胃的功效。
⑵ 汽锅鸡是什么
汽锅鸡,因用汽锅蒸制而得名。主要食材是鸡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有补虚养身、补血、健脾开胃的功效。汽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间流传。建水出产一种别致的 汽锅鸡 土陶蒸锅,叫“汽锅”,是专门用来蒸食物的。 汽锅鸡的做法是钭仔鸡洗净后再砍成小块,和姜、盐、葱、草果一道放入汽锅内盖好,汽锅置于一放满水的汤锅之上,用纱布将隙缝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汤锅的水开后,蒸汽就通过汽锅中间的汽嘴将鸡逐渐蒸熟(一般需3 ~4小时)。由于汤汁是蒸汽凝成,鸡肉的鲜味在蒸的过程中丧失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汽锅鸡就流行在滇南一带。相传是临安府(今建水县)福德居厨师杨沥发明的吃法。那年皇帝巡视监安,知府为取悦天子,发出布告征求佳肴,选中的赏银50两。杨沥家贫,老母病重,为得重赏,他综合了当地吃火锅和蒸馒头的方法,创造了汽锅,又不顾生命危险,爬上燕子洞顶采来燕窝,想做一道燕窝汽锅鸡应征。不料汽锅被盗,杨沥被问欺君之罪,要杀头。幸而皇帝问明真相, 汽锅鸡 免杨沥一死,并把福德居改名为“杨沥汽锅鸡”。从此汽锅鸡名声大振,成滇中名菜。那时汽锅鸡的做法很简单,但味道很醇正。 汽锅的前身是陶制火锅。汽锅鸡的前身是杨林鸡。早年,云南杨林。建水等地用名贵药材冬虫夏草偎仔鸡,叫“杨林鸡”,煨鸡的陶制火锅叫“杨林锅”。杨林锅产于建水,建水陶器已有千年以上历史。在清代,陶工师傅潘金怀用红、黄、紫、青、白五色陶土烧结成彩色陶器。一九二一年,有一个叫向逢春的陶工,继承了他家祖传的手艺,创制了烹任用汽锅。就这样,“汽锅鸡”取代了“杨林鸡”。汽锅现由云南省建水工艺美术陶厂大量生产。人们形容建水陶“明如水,亮如镜”,“体如铁石,音如磬鸣”。六十年代周总理出国访问,曾携带建水紫陶汽锅、花瓶作为礼物赠送外国朋友。 解放初,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龙云(解放前称“云南王”)用滇味佳肴“建水汽锅鸡”宴请中央领导,受到毛主席夸奖;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总理安排的国宴中就亲点了滇味名肴“汽锅鸡”。开宴时,揭开盖子,热汽扑面,香溢四座,鸡肉滑嫩,汤鲜味美。麦麦桑,味道太巴适了!据说尼氏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对其美味佩服得五体投地,赞道:“味道太鲜美了,真想连整个汽锅一起吃进去!”国内外媒体竞相报道,为我中华增光添彩,传为一段佳话。 蒸汽锅鸡的餐具要用 汽锅鸡 建水的土陶汽锅味道才正。建水汽锅外形古朴,构造独特,肚膛扁圆,正中立有一根空心管,蒸汽沿此管进入锅膛,经过汽锅盖冷却后变成水滴入锅内,成为鸡汤。两三个小时后,肉粑骨离,便可食用,鸡块鲜嫩,汤汁甜美。 烹制汽锅鸡,鸡种要选择本地土鸡,而且鸡太大不行,太小也不行,太肥不行,太瘦也不行,肥太腻,瘦子又显腥寡,用刚要下蛋的嫩母鸡或和刚开叫的小公鸡最好。作料很简单,只有几片生姜、几根小葱、少许胡椒、精盐。吃时候要将葱姜拣去,只留其味逼腥,清新适口。 不知从何时起,也无法考证是何人,在汽锅鸡中配入云南特产的名贵药材“三七”、“虫草”、“天麻”,使鸡汤更有营养,还有润肺、补肾功能,对冠心病、虚弱贫血症有显著疗效,成为滋补佳肴。此后汽锅鸡声名愈盛,到昆明的外地人都要一尝方休。近几年,云南地区利用汽锅烹制的鸡肴越来越多,主要的有“虫草汽锅鸡”“人参汽锅鸡”、“田七汽锅鸡”等十几种,它们既是美味佳肴,又是食疗上品。
⑶ 汽锅鸡是哪里独有的风味菜
汽锅鸡
一锅完美无瑕的汽锅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汽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间流传。建水出产一种别致的土陶蒸锅,叫"汽锅",是专门用来蒸食物的。汽锅鸡的做法是钭仔鸡洗净后在砍成小块,和姜、盐、葱、草果一道放入汽锅内盖好,汽锅置于一放满水的汤锅之上,用砂布将隙缝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汤锅的水开后,蒸汽就通过汽锅中间的汽嘴将鸡逐渐蒸熟(一般需3 ~4小时)。由于汤汁是蒸汽凝成,鸡肉的鲜味在蒸的过程中丧失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吃起食客的赞誉。如果在汽锅中分别加入云南出产的珍贵药材"三七"、"虫草"、"天麻"、就叫三七汽锅鸡,虫草汽锅鸡,天麻汽锅鸡。这不仅增加了营养价值,能滋补强身,而且对体弱、头昏、管力等症还有一定作用,对冠心病、神经衰弱等具有疗效。
制作方法
原料
肥母鸡2000克,精盐8克,姜20克,葱15克,味精1克,胡椒面2克。
制作过程
1、母鸡切成3厘米见方块,姜切片,整葱切两段,用刀背拍松;
2、鸡块入锅氽过洗净,装入汽锅内。将出水的汤烧开,将漂洗鸡块的余血水倒入,清除汤中的浮物,加精盐、味精后灌入汽锅内淹过鸡块,放入葱节、姜片、加盖,汽锅置事先已加水的蒸锅,盖口交接处用布或白棉纸封严,再将面粉少许用清水调成面糊,糊在棉纸上,勿漏气。在文火上约蒸四、五小时,拣去姜片、葱段、放入胡椒面,味精即可。
营养成份
胆固醇20毫克、碳水化合物2克、蛋白质420克、脂肪20克、热量1885大卡。
⑷ 汽锅鸡是什么怎么做
汽锅是一种器皿,与砂锅相似,比较圆扁,中间有一个管子。像倒过来的漏斗,周围的边是向上翻的。主要作用是积聚蒸汽,因为汽锅菜是不可以放水的。汽锅以云南建水产的为佳,与其他地区生产的汽锅相比,主要区别是轻轻敲击会发出金属的声音,而且做出的汽锅菜肴风味会更好。我家就有两只,一只是建水的,一只是宜兴的。
汽锅鸡的做法
1、新鲜的鸡或鸭,一只。要选新鲜宰杀的鸡或鸭,一定不可以用冷冻的。最好是柴母鸡,因为汽锅菜主要喝的是汤。
2、一定要有云南产的草果一枚。为什么要选云南产的,因为云南产的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在超市或药店买的,都没有这种香气。本人已经试用多次。
3、水发香菇适量,主要依据自己的口味。注:香菇水是不要的,会破坏汽锅菜肴的味道。
4、葱段、姜片适量。一只鸡,我大概用3节一寸宽的葱段,4片姜。
做法:1、将鸡或鸭斩块,最好是小一点的块,如果你怕油腻可以去掉皮。斩好后码放在汽锅内,不要用水焯,放入发好的香菇,葱段、姜片。
2、草果要掰开,这样香气才能散发出来。
3、加入适量的盐,不再添加任何调料。如果鸡或鸭选择好的话,味道会非常浓郁。
4、找一个大一点的蒸锅,将汽锅放入其中,加足水,盖好盖子。大火蒸1--2个小时即可,中途不要加水或掀开盖子。如果没有合适的蒸锅,可以找一个上面正好可以摆放汽锅的锅子,将两个锅子衔接的地方用湿毛巾包起来,这样可以减少蒸汽的流失。同时还可以用高汤代替水,这样做出的汽锅菜肴更加浓郁飘香。这是最传统的汽锅鸡做法。你还可以根据口味添加竹笋、竹荪、海参、鲍鱼、人参(西洋参)、当归、黄芪、枸杞、大枣等药材。
注:以上做法我均试过,本人更喜欢不添加药材原汁原味的,希望你早日做出自己喜爱的汽锅菜肴!
⑸ 正宗的汽锅鸡该怎么做呢
食材准备
各种类型(根据口味喜好)的鸡一只,要求肥瘦适中,现宰的立即做最佳;重量根据汽锅大小,切块后码放入汽锅内不超过汽锅1/2到2/3深度。葱姜少许。选配:竹荪、宣威火腿等,也可根据喜好搭配其它食材。若食疗可准备些药材如:虫草、天麻、三七等。
制作步骤
1、鸡切成3厘米见方块,姜切片,整葱切两段,用刀背拍松。鸡油掏出备
汽锅鸡
用。
2、鸡块入锅氽过洗净挤干。
3、装入汽锅内。若配以决定基础味道并需要长时间蒸才能出味道的食材(如宣威火腿等),一起放入。葱姜、适量鸡油最后铺上。
4、烧开一锅水,将汽锅坐于烧水锅上,若汽锅和烧水锅的接缝处漏气,用面糊糊上。盖汽锅盖。
5、过10分钟检查一次,若汽锅内已有较多汤水,说明鸡肉没有控干(蒸馏不可能这么快),拿出来重复步骤2,并将鸡肉渗出污水倒出、汽锅重新洗净。
6、开始长期蒸馏过程,由蒸馏产生的汤水会一点点增多(无需再检查)。若烧水锅较小,中间要检查烧水锅内是否烧干并补充。
7、根据锅的大小,2~4个小时内能够做好,以汤量和锅所对应的食用
汽锅鸡
人数分量为准。
8、若配以竹荪或类似食材,根据种类不同,在起锅前半小时左右(时机选择见注意事项最后一段)放入。
9、若食用第二次,尽量不要动鸡肉;第一次剩的鸡油可以加入一些。
⑹ 汽锅鸡用什么鸡好
汽锅鸡的做法 怎么做 类别: 滇黔菜 营养不良食谱 气血双补食谱 月经不调食谱 肢寒畏冷食谱 工艺: 汽锅 口味: 本味咸鲜 主料: 鸡2000克 辅料: 调料: 大葱15克 盐8克 味精1克 姜15克 胡椒粉2克
>>更多 汽锅鸡的做法介绍 1. 选肥壮的母鸡(阉鸡也可),宰杀去毛,剖腹取内脏,斩成五分见方的块,清洗后控去水分;
2. 姜切片,整葱切两段,用刀背拍松;
3. 鸡块入锅氽过,清水洗净,装入汽锅内;
4. 将出水的汤烧开,把最先漂洗鸡块的氽血水倒入,同时清除汤中的浮物,加盐、味精后,灌入汽锅内,汤以淹过鸡块为度;
5. 再放入葱节、姜片,盖上盖,把汽锅置蒸锅上(蒸锅的大小应与汽锅相等);
6. 蒸锅内事先加入充足的清水,盖口交接处用布或白棉纸封严;
7. 再将面粉少许用清水调成面糊,糊在棉纸上,勿漏气;
8. 在文火上约蒸四至五小时,拣去姜片、葱段,放入胡椒面、味精即成。>>更多 汽锅鸡做法小技巧 1. 汽锅与蒸锅的交接处必须封严,勿漏气;
2. 蒸制时要先用旺火烧开,使蒸锅内的水烧开变为水蒸气,通过管道进入汽锅,再改用文火蒸,使鸡肉逐步加热成熟;
3. 所用蒸锅最好用口径小于汽锅直径的锅,这样,水蒸气不易散失。 >>更多 汽锅鸡做法小贴士 1. “汽锅鸡”是云南特有名菜,历史悠久,素负盛名。它是用云南建水陶制汽锅蒸鸡而得名。此菜可用于大小宴会,也可用于食疗滋补,还可用于家庭便餐。
2. 汽锅的前身是陶制火锅。汽锅鸡的前身是杨林鸡。早年,云南杨林、建水等地用名贵药材冬虫夏草煨仔鸡,叫“杨林鸡”,煨鸡的陶制火锅叫“杨林锅”。杨林锅产于建水,建水陶器已有千年以上历史。在清代,陶工师傅潘金怀用红、黄、紫、青、白五色陶土烧结成彩色陶器。一九二一年,有一个叫向逢春的陶工,继承了他家祖传的手艺,创制了烹任用汽锅。就这样,“汽锅鸡”取代了“杨林鸡”。
3. 汽锅现由云南省建水工艺美术陶厂大量生产。人们形容建水陶“明如水,亮如镜”,“体如铁石,音如磬鸣”。
4. 汽锅蒸出的鸡肉,原汁鲜美,沥汁是少许蒸馏水,清澈透明,芳香扑鼻,鸡肉鲜甜滋嫩,味道香醇,营养成分散失较少,因此,被誉能“培养正气”。一九四七年昆明福照街最先开汽锅鸡店的包宏伟就把该店取名为“培养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