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甘肃省内游有哪些名山大川
1.鸣沙山
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麓,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我国四大鸣沙山之一。
2.三危山
三危山,又名卑羽山,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绵延60公里,主峰在莫高窟对面,三峰危峙,故名三危。 “三危”是史书记载中最早的敦煌地名。,《尚书·舜典》载:“窜三苗于三危”。早在公元二世纪后半期,东汉著名学者侯谨在此著书立说。东晋永和八年(352年),佛教徒开始在此创建洞窟。前秦建元二年(366年),高僧乐尊经此,见三危山状如千佛,始凿莫高窟。三危山自古以来都是敦煌一处重要的宗教胜地。三危圣境国模甚大,一派佛国圣地、道家天宫的景象。 出敦煌市东南行,在距莫高窟3公里处轨道左行,再2.5公里即到三危山下,穿越山间炸劈出的一长350米的陡峭弯路,越山行3公里即到“三危圣境”。东西向约6公里的景区有山门牌坊、王母宫、观音井、阿弥陀佛殿、观音殿、龙王庙、平安庙、释迹牟尼大佛、老君庙等庙宇宫观建筑,远山上还有乐堂和各种碑刻、塑像。
3.五泉山
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旅游胜地。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响泉涌传说。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有明清以来的建筑群10余处,1,000余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
4.兴隆山
兴隆山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最高峰海拔2400米。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 兴隆山是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桥横空飞架峡谷。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 唐宋时,兴隆山神殿甚多,香火旺盛,称“洞天福地”。清代时,这里庙宇楼阁,甚为壮观。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49年8月其灵柩才迁往青海塔尔寺。兴隆山因这段历史更加著名。 兴隆山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向有“陇上名胜”之称。保护区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就有人隐居修行。至唐、宋,这里更是殿宇富丽,称“洞天福地”。清乾隆年间,山西曲沃人刘一明(道号悟元子)苦修三十余年,起造建筑七十余座,著书三十余部,为研究医学、道教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文献。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与西夏交兵,曾在这里施展过雄才大略。1939年至1949年,成吉思汗棂棺从内蒙迁陈兴隆山达十年之久。明崇祯二年,李自成于这里揭竿起义。 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 最著名的景点云龙桥是一座画廊式木拱桥,桥身为木体弓形,精巧玲珑,似彩虹跨越山涧。桥身长155米,宽3米,桥上设廊7间,桥的两头各有一阁,是歇山顶四角飞檐的建筑。廊内雕梁画栋,廊顶覆盖琉璃瓦。按道家的义理,“龙腾云,云从龙”,这座桥使栖云、兴龙两峰贯通一气,所以叫做“云龙桥”。桥头篆刻着一副醒目的对联:“云比泰山多,霖雨苍生仙人悦;龙入沧海外,扑峦翠霭灵气来。” 另一人文景观为蒋介石官邸。1942年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为迎接蒋介石来兰,抽调了专门的工程设计人员,在此修建了一所小巧玲珑、结构独特、庄严深邃的小别墅——有名的蒋氏行宫。一楼设有客厅、候见室、侍从室、会议室;二楼有会议室、机要室、卧室、化妆室和卫生间。
5.白塔山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北,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 白塔山以“白塔”而得名。白塔寺在山巅,相传为纪念元代以为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病故于兰州的西藏著名喇嘛而建。明正统年间(1436——1449),为镇守太监刘永成冲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建寺址,改名慈恩寺。白塔八面七级,高17米,各级每面都有佛像。角檐有铜马,微风吹过,清脆动听,上冠绿顶,下筑圆基。清人秦维岳有诗云:“北上环拥势嵯峨,塔影巍然最上坡。布地散金名宝刹,擎天一柱俯黄河。”描绘出白塔雄姿。
6.五一山
五一山造林站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北岸,总经营面积1336.5亩。经过40年的人工造林,森林覆盖率达到72.5%,现已形成乔灌花草一体化的人工植被群落。有合欢、水杉、枇杷、金枝国槐、白玉兰、雪松、刺柏、侧柏、国槐、刺槐、丁香、连翘、牡丹、月季等乔木、花灌木60多个品种。1999年经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生态旅游区。 旅游区距市中心1.5公里,126路公交车直达山脚下,交通十分便利;山岗起伏,树木茂密;山顶平坦,径迥路转,林荫遮天,湖水映日,草坪含翠,花圃飘香;自然风光旖旎,环境温馨优雅,负氧离子丰富,是兰州市久负盛名的“绿色氧吧”。登高王远,黄河蜿蜓曲折,都是高楼林立,景色如画,风光尽收眼底;林间漫步,翠荫如伞如盖,人面桃花相映,似临梦境,倦意随风而去;国中品茶,仰观蓝天白云,近听虫吟鸟鸣,把酒言欢,胜似天上人间。这里四季皆绿,三季有花,阳春山话烂漫、姹紫嫣红,仲夏绿叶农阴、苍翠欲滴,金秋霜叶似火、层林尽染,隆冬银装素裹、冰雕玉砌。这里憩息恬园布局合理,宾馆楼亭独具匠心,服务设施完备上乘,是集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保健、疗养、会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旅游区设有五一苗木花卉综合服务站,拥有300亩苗木花卉基地,有各种规格的荒山和园林绿化苗木50余中,花卉、盆景60余种,技术力量雄厚,承揽绿化工程、园林设计、花坛布置、草坪建设和花木租摆等多项业务。
7.兰州猪驮山景区
猪驮山位于兰州永登县苦水镇,苦水镇是因其境内有苦水而得名。猪驮山庙宇巍峨,山势峥嵘,风光秀美,树绿花红;鎏金大佛,耸立长空,佛光普照,佛理永恒。游之,使您灵魂净化,意念纯真,超然物外,万愿遂心。 猪驮山最富盛名的是一尊鎏金铜佛——猪驮山大佛。佛像高21.95米,意二十一世纪建造的至尊、立姿的——渗金佛祖。像立于3米多高的莲花座上,莲花共64瓣,寓包罗万象之意。下有3.6米的大理石基座。基座的四周都是浮雕,正面是“渗金佛祖”四个金字。后面是建设者、承建者、捐资者的简况。两边的四副诗配画的主题是:度猪驮砖证菩提,巧计修桥显佛力,葬尸收孤大慈悲,翻地压砂念阿弥。佛像耸立云天,慈目俯视人间。金顶佛光,宝相端严,给山川增色,与日月同辉。
8.马衔山
马衔山为甘肃省榆中县与临洮县交界之分水岭,其高耸的地势和严寒的气候条件,使马衔山的地貌景物与周围截然不同,而与号称地球三极的青藏高原类似。 马衔山的突出特点是:高:海拔为3670米,是陇右黄土高原最高峰;寒:为高寒阴湿区,每年除6月中旬至8月中以外,常有皑皑白雪盖顶,所谓榆中八景之一的"寒山积雪"即指此;奇:地貌景物奇特,平坦山顶上相对低洼处,可看到一片片因寒冻形成形态奇异的冻丘地貌,以及一块块因反复冻胀而斜立的巨石“石海”,在海拔3500米以上既有古冰缘遗迹,又有现代冰缘。 山间鸟声此起彼伏,时有林麝出没,全然展现一种宁静幽深的原始风貌。 这里还是历代甘肃施政官员所看重的养马基地。现留有明肃王“牧马官滩”界碑一座。官滩沟的得名概缘于此。 由于海拔高,水气稀少,空气透明度大,紫外线强烈,山上花朵的色泽格外鲜艳,每年从五月开始,北坡鲜花盛开,除五颜六色的草木花卉,主要是一簇簇硕大的杜鹃,秋冬季,南坡沙棘果挂满枝头,一片橙黄。
9.徐家山
徐家山位于兰州市区黄河北岸盐场堡,地处兰州市北山柏树台一带,距市中心仅3公里,是兰州市南 徐家山公园景色(15张)北两山绿化创造的闹市“桃园”。经营面积2566亩,森林覆盖率达80%,有树种76种,约30多万株,是一处极具特色的人工森林景观。自1996年6月开发以来,已接待游客总计10万人次。目前已开发的景区点有:中正岭中正碑、耀邦纪念林、中日友好纪念林、三八纪念林、葫芦抨、香柳岑等,为游人开设森林木屋、裕固风情园、听涛园、烧烤园、儿童赛车场等娱乐场所
10.永登青龙山
永登青龙山公园承载了五千年的河湟文化,而且还是镶嵌在浩瀚的荒山秃岭中的一颗绿色明珠。 青龙山公园建设于1985年,现有绿化面积750亩,栽培着油松、云杉、苹果、新疆杨等乔木树种20多种20多万株,玫瑰,柠条、红柳、紫穗槐等灌木10多种12万多丛,各类花坛5000多平方米。"常青树-花灌木-草坪"、"乔木-常青树-观赏树"等一系列优化组合种植模式初具规模,园内四季长青,风景优美。0 在人文景观方面,先后建成了眼光阁、玉皇殿、牌坊亭、蝴蝶亭、鸳鸯亭、三台阁、永宁寺、卧龙桥、腾云桥、钟鼓楼等十多处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纵贯公园内的明长城和后山的汉长城遗址,显示了永登的悠久历史;革命烈士张振声之墓告诫游人胜利来之不易;钟鼓楼集中追述了五千年的文明史和承载了永登人民的辉煌业绩;卧龙、腾云二桥展示了永登儿女热爱爱家乡的赤子之情和东西部人民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的深情厚意。青龙山公园已成为河西走廊门户的游览胜地。
11.栖云山
兴隆山两峰耸峙,一水中流,历史上誉其高峻,称“栖云山”。清康熙年间,出于“败而复兴”之意,改为“兴隆山”。乾隆年间,又出“龙生云而云从龙”之意,称东峰为“兴龙山”西峰为“栖云山”,清末又统称为“兴隆山”。 山形呈圆锥状,面积202公顷,最高点九宫台抚云阁海拔3021米。常因烟云缭绕,透过林杪,古建隐现于云雾之中,以“栖云仙阁”得名,榆中八景之一。区内贯穿游步道近5公里,有大小景点22处。最负胜名的有:一悟墓、蒋介石行宫、自在窝藏经洞、舍身崖、混元阁、抚云阁、含春涧、民族山庄等。
12.兴龙山
兴隆山东峰俗称兴龙山,以山形似龙腾,取“龙兴云而云从龙”之意得名,兴隆山以推广道都著称。相传此山以东1公里有座云盘山,那里曾是轩辕黄帝羽化升天的地方。人们为了祭奠黄帝,决定在云盘山建道观,不料夜间有神狐将五色道旗衔至兴隆山,于是便易地而建。兴隆山也由此披上一层神秘色彩。大约到明代中后期,这里就有庙宇建筑,至清顺治、道光及光绪年间达到72座,主要分布于三峰之上。0 庙建以主峰最为集中。沿其东坡拾阶而上,三座双层灵官楼因地势而建。穿过两层门洞,再沿南侧绝壁边缘踏着石板路可直达主庙祖师宫山门下。沿途有关帝庙、药王(孙思邈)洞、三官庙、林公寺等,布局错落有致,各有风姿。然后踩极陡极险的33级台阶上至大殿正门,“兴隆宝山”四个大字赫然入目。跨入山门,中为祖师殿,左有百子阁、释加牟尼殿,右有菩萨殿。
13.祁连山
祁连山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地貌奇丽壮观。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区内,有15.7万公顷,2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是青海省较大的林区之一。祁连山的密林雪岭之中有鹿群;雪莲、蚕缀、雪山草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祁连山的四季从来不甚分明,春不象春,夏不象夏。所谓“祁连六月雪”,就是祁连山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写照。祁连山的原始森林景区更是风光迷人,立夏之后,山林之中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区内,有15.7万公顷,2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是青海省较大的林区之一。这里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以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此外,祁连山的密林雪岭之中,还有许多游荡的鹿群或奔跑,或徘徊其间,野趣浓烈,生态优美。
14.莲花山
莲花山坐落在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八角乡境内,俗称“西崆峒”,是佛教与道教共有的圣地。顶峰高度3578米,全山由裸露的石灰岩构成,呈鳞形断层,尖峰乱耸,形似莲瓣,中顶平圆,状如莲蕊,因山峰酷似正在绽放的九瓣莲花而得名。景区主峰南北宽约2公里,东西长约4公里,山形奇特。莲花山云烟飞渡,林木葱郁、悬崖峭壁、飞瀑清泉、鸟语花香、莲峰览胜、九峰竞秀、石峡幽谷、喜泉飞瀑、冶木晨曦、帘洞奇观等景致耸立四周。山势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庐山之美、青城之幽、峨嵋之秀。莲花山风景随四时季节而变化,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雪。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的莲花山“花儿会”,使莲花山闻名陇上。
15.太子山
太子山又称大峙山,位于和政、临夏县境内,是临夏县南部、大夏河以东高大山岭的统称。松鸣岩景区即为太子山的一小部分。太子山由母太子山和公太子山组成,母太子山在东,海拔4368米,公太子山在西,海拔4183米,两山之间盘坡哑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临夏与夏河县的分界,是连接中原文化和雪域文化的纽带,是历代兵家设防要塞。相传秦始皇长子扶苏,曾带兵征战于此,太子山由此而得名。太子山顶峰海拔4,336米。山顶白色的岩石熠熠生辉,裸露的山骨终年积雪不化,故有雪山之称。太子山被列为河州八景之三--露骨积雪。从县城坐车出发经买家集到牙塘村,可直达太子山主峰脚下海眼前。一眼就能领略到太子山主峰雄宏的气势,它的主峰海拔四千四百多米,山顶上春夏秋冬白雪皑皑。主峰东侧有类似主峰的山,叫尕太子。主峰东侧有一条崎曲的大峡谷叫作土道,这条路可通往甘南州地界甘肃省临夏太子山。在土道东侧就是曾被许多人慕名前来观赏的“海眼”。 太子山主峰东至和政有名的风景区铁沟,依次经过泉峡,大道子、菠萝池、桃家沟;这些山谷到处奇峰突兀、怪石林立,悬崖峭壁纵横交错,奇花异草随处可见,珍禽异兽种类繁多。
16.白石崖
甘加草原位于夏河县西南。白石崖位于夏河县城北30公里。到甘加去旅游,不能不到奇妙的白石崖溶洞。白石并不纯白,可能是与绿色对比而得名,白石崖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从远处看,恰似白玉屏风,横在半空,在蓝天白云下熠熠闪光,蔚为壮观。站在白石崖下你不仅仰叹大自然的刚烈雄姿,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柔美润泽。在白石崖底部偏西处,有一可容三四人进出的溶洞,洞里有潺潺流水,曲径通幽,熔岩造型千姿百态,形人似物惟妙惟肖,玲珑可人。据说洞内石壁上有天然形成的藏文元音和辅音字母,还有如意宝牛、如意宝树、天生稻等石头造型。1982年,十世班禅大师在甘南视察期间前往此洞朝拜。白石岩溶洞传说绵延百里,可通到青海循化县境内,是一处待开发的旅游胜地,对想要探险,寻求刺激的人来说是个绝好境地。位于白石岩溶洞石岩下部是江拉沟,是又一处自然胜景,沟两边为石岩,石岩高达300余米,系红灰色石英岩。岩璧不长草,白石水溶流其中,景色十分壮观;江拉沟深入数里,上部为达里加高山牧场,达里加牧场坡缓地平水草丰美,其顶部便是有名的达里加翠湖。
17.阿姨山
阿米方日、阿米亚日二山雄居于麻当乡和王格尔塘乡之间,海拔分别为4004米和3958米,与阿夷山遥遥相望,海拔3500米以为森林覆盖,植被良好,阿米亚日脚下的“达尔藏”湖是拉卜楞境内风景优美的旅游区。阿姨山位于王格尔塘大夏河畔,海拔3698米,山体轻盈秀丽,如亭亭玉立之少女,山上遍布松、杨、灌木、葱郁滴翠。
18.翠峰山
翠峰山,位于舟曲县城北5公里处,原西固八景之一(北峰古刹)。《甘肃古迹名胜辞典》称翠峰山为“陇上名山”。其峰状似一面屏风。峰脊如剑锋凸兀凌空,仄经一线通幽,东南北三面峭壁悬崖。千寻峰顶巨松古柏参天,重重迭翠,奇险绝清,翠云寺掩映其间。该寺始建于宋、扩建于明,殿堂、楼阁、郎坊等依山势布局精巧。所雕塑佛像、观音、龙神、龙王女、药王、圣母等栩栩如生,劝善书法、壁画故事琳琅满目。寺庙群与翠峰构绘成富丽画卷。每年游人香客络绎不绝。登上峰顶,千山万壑尽收眼底,鸟瞰舟曲县城,楼房鳞次栉比,白龙江如飘逸的哈达,穿峡谷而去。
19.达力加山
达力加山位于甘加乡境内,东连清水乡巴楞山(海拔4080米),与太子山一脉相承,是现夏河县与青海省循化县的界山。主峰座在甘加著名的白石崖夷平面上,海拔4636米,为拉卜楞境内第一高峰。雪线以上山势陡峻,崖石裸露,常年积雪,气候无常。雪线以下植被良好,繁花似锦,山中生长有各种优质收草和名贵药材,矿产资源丰富,山中五个形状各异的高山平湖更是引人入胜。 00 达力加翠湖位于达力加山中,五个颜色各异的高山平湖,藏语称之为“措洛瑞、措尔更措、达力加雍措和措江”,其中措洛瑞湖是由两个小湖构成,措尔更措面积最大,措江也称五名湖。达力加翠湖为五山池中主湖。风和日丽之时,湖面平静无波,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碧绿草原上的一面明镜。湖面由火成砾岩围成,呈椭圆形,似锅底状,湖无明显进水口,但湖围山体外侧,从东、北、南三个方向有三股泉水潜泻而出,分别流向临夏、循化、清水地区,哗哗水声,远处可闻,此湖以高、深、险、神所著称,人迹罕至。
20.光盖山
光盖山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是迭山山脉的一座山峰,拥有罕见的第四世纪冰川遗址,海拔3000多米,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紧挨迭部北部的人间天堂扎尕那山,靠近车巴沟源地。光盖山因深处腹地,游人较少,这也使它完好地保留的自然风光,站山顶仰望星空,手可触星,风云变幻,飘雪之时,山顶的石林与积雪和无色光交相呼应,震撼人心。
21.焉支山
焉支山坐落在河西走廊峰腰地带的甘凉交界处,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现大马营乡境内,距山丹县城40公里,东西长约三十四公里,南北宽约二十公里。属自然风景区,自古就有“甘凉咽喉”之称。焉支山是祁连山的一条支脉,位于县城东南50公里处。主峰百花岭,海拔3978米。焉支山又叫胭脂山,因山中生长一种花草,其汁液酷似胭脂,山中妇女用来描眉涂唇而得名。景区内松柏常青,草木葱茏,蜂飞蝶舞,鸟语花香,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河西“小黄山”的美称。
22.东大山
东大山名胜风景区位于甘州城区东北32公里处。这里山峦起伏、氛雄伟、山秀峰奇、沟壑纵横、岩峻石怪,松柏苍翠、花草飘香,飞禽走兽繁多,一路山谷幽幽,杂树丛生,游人来此如入仙境,心旷神怡,留峦忘返。山门前有一巨大石矗立,独守山门,称为女娲石,传说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块,掷抛于此,若仔细观赏,女娲手印依稀可见。陡峭的奇峰异石还造就了“棋盘绿荫、神仙赐福、接驾神泉”等自然景观。棋盘山中间有一条界线分明的“楚河”,两边各一营盘,棋局对奕,传说是道家祖师袁天罡和张天师云游至此对奕,布下棋局的真实反映。棋盘山后有泉水涓涓,盘山而下,远望九曲长河,近则龙飞凤舞,充满活力,如同接驾之势,故名曰:“接驾神泉”。更有以形取名的“天河飞渡、桦林佛钟,通天栈道,登天云梯、大漠逐鹿、无限风光”等自然景观琪神兼备,栩栩如生。古建筑东山寺又名相国寺,始建于西夏,无明亦有,清代鼎盛,红沙窝古堡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 。如今东大山风景将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各方游客,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欢迎您来猎奇揽胜。
23.龙首山
龙首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东经100度55分-101度,北纬38度55分-38度58分之间,面积25.6平方公里。龙首山为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海拔在2100-3439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和大陆性草原气候。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青海云杉及其森林生态环境。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岩羊、鹅喉羚、猞猁及草原雕、金雕、暗腹雪鸡、鸢等
24.麦积山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国家5A级风景区。有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麦积山风景区分为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江四个景区,包括十八个风景小区、二十处独立景点、七处古遗址、一条曲江水。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周围山奇林郁,溪石联映,风景优美,有小江南之称,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起独峰,最初有许多天然之岩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现存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全部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东、西两崖。东崖现存54个洞窟,西崖现存140个洞窟。 麦积山石窟群中最宏伟,最壮丽的一座建筑是第四窟上七佛龛,又称“散花楼”,位于东崖大佛上方,距地面经约八十米,为七间八柱庑殿式结构,高约九米,面阔三十米,进深八米,分前廊后室两部分。立柱为八棱大柱,覆莲瓣形柱础,建筑构件无不精雕细琢,体现了北周时期建筑技术的日臻成熟。 麦积山仙人崖是一处群山环抱,鸟语花香的人间仙境,现存有北朝、宋、明、清各个朝代的塑像一百九十七尊,壁画八十余平方米,明、清殿宇二十七座。石门山素有“甘肃的小黄山”之称,主要有斗姆、兴龙、黄天、玉灵、麒麟五座山峰。其中的斗姆峰与黄天峰相峙而立,中有聚仙桥横跨其间,景色极为奇巧,“石门夜景”更是不同凡响。现在的石门山景区保存有明、清两朝的古殿宇二十余座以及塑像二十余尊。曲江景区有鱼娃娃口、水獭崖等景点。
25.甘谷大象山
甘谷大象山,位于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秦岭西端的文旗山上。自山脚石级而上至巅,总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640亩,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 大象山石窟为甘谷八景之一的悬崖大象,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 现存二十二个窟龛 ,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石窟及古建筑均建于山岗起伏、苍翠叠嶂的文旗山悬崖峭壁上,冈峦起伏,迤俪东来,飞翠叠嶂,峭壁雄峻。横岭之上,楼阁鳞次,祠宇相望,四季景色分明。
26.石门山
位于甘肃天水市北道区东南方向50公里的陇南山区。其山壁立千仞,四周峭崖,只有一条小路联接南北两峰,且南北峰之间的聚仙桥下石壁上,有一大方形黑浑圈 ,状若门楣 ,故名石门山。距天水市北道埠50公里。其山壁立千仞,四周峭崖,只有一条小路连接南北两峰,两峰对峙形成一道天然石门,故名石门山。石门山景色壮美,有小黄山之称。植物种类异常丰富而茂盛。山上有一些庙宇为明代重建,古雅峥嵘的殿阁台榭掩映于白云翠微之中,景色迷人。石门山由北峰、麒麟峰、南峰构成。北峰建有无量殿、灵官殿、文昌宫、三清殿、钟楼。麒麟峰建有圣母宫、三肖殿、三仙庵。南峰峰顶建有玉皇阁和三官殿。这些殿宇大多为明清重修,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风格纤巧,玲珑俊秀,最小的殿宇仅有5至6个平方米,在石门山的万绿丛中时隐时现,犹如一幅浓淡相宜,层次分明的山水国画,形成了石门山特有的风韵。
27.卦台山
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俯察地,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北道区渭南乡,距天水市约15余公里。卦台山如一巨龙从群峦中探出头来,翠拥庙阁,渭水环流,钟灵毓秀,气象不凡。登临卦台山顶,俯瞰三阳川,人们不难发现,古老的渭河从东向西弯曲成一个“S”形,把椭圆形的三阳川盆地一分为二,画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
『贰』 夏天的桑科草原,甘南草原独特的风景,你想去看看吗
桑科草原靠近拉扑楞寺,是个有藏式风情的草原,最美的桑科草原在408县道(机场路)边上,无边的草甸,成群的牛羊。桑科草原算是甘南最大的草原,不管是年龄大的还是小的,来到之后都会喜欢上这里。没去过甘南,别说自己跑遍区!这里极尽浓缩了西部之美。有山则名,有水则灵,甘南是祁连山之首,黑河水之源。桑科草原靠近祁连山,99%走过祁连大环线的人从旁边经过,而停下脚步深入体会,你会发现桑科草原太美了!
夏季的甘南,在自驾途中,每拐过一个弯就会遇见电脑桌面的那片春意盎然绝对是随手一拍的仙境大草原甘南在哪里甘南是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的交界地带,有神秘的藏传佛教寺庙,有正值花开的桑科草原,有迷人的若尔盖湿地,黄河也在这儿拐了第一个弯。四川阿坝的红原若尔盖大草原基本是相连一体的,连绵几十公里,非常的大;随便一个角度,照下来的照片都是一个屏保。
你去过桑科草原吗?你见过夏天的桑科草原吗?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在甘南州夏河县城西13公里处、就进入了辽阔美丽的桑科草原,是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看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心情瞬间非常舒畅,而且天空也是那么蓝。人比较多的时候,玩起来特别有意思,夏天的草原可以露宿,去体验一下。
『叁』 洮河的主要支流
洮河主要支流有周科河、科才苦河、下巴沟、车巴沟、卡车沟、大峪沟、迭藏河、羊沙河、冶木河、东峪沟、三岔河及广通河等。 周科河
发源于碌曲县境西倾山东麓及郭尔莽梁,河源高程4209米,由南向北流,在碌曲县境内汇入洮河,全长82.1公里,河口高程3190米,流域面积122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6.69‰,年平均径流量3.06亿立方米。 科才苦河
发源于夏河县西南部完根扫地,河源高程4220米,由北向南流,进入碌曲县后汇入洮河,全长66.5公里,河口高程3155米,流域面积1394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8.91‰,年平均径流量2.55亿立方米。 括合曲
发源于碌曲县境内南部郭尔莽梁的德合拉卡哉及尕海,由南向北流,由碌曲进入合作后汇入洮河。河源高程4061米,河口高程3000米,河长75.2公里,流域面积125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0.4‰,年平均径流量3.39亿立方米。 博拉河
发源于夏河县西部加威也卡,河源高程3920米,由西向东流,经夏河县进入合作市后汇入洮河,河口高程2780米,全长84.8公里,流域面积169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7.94‰,年平均径流量3.069亿立方米。 车巴沟河
北纬35’12·,东经103‘50。/禹甘南州卓尼县,是洮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卓尼县境内的西北部的割瓦隆、德隆伊嗄马、姜欠杂日干,河源高程4100米,由南向北流,在卓尼县车巴注入洮河,河口高程2688米,河长67公里,平均比降13.3‰。流域面积107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3.1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36万千瓦。 卡车沟
河流位于北纬34’32·,东经103’19,域甘南州卓尼县卡车乡,是洮河一级支流,该河流发源于卓尼、迭部两县交接处的迭山南麓,与洮河交汇于卓尼县卡车乡达子多村。该流域东至卡车沟沟口,南至迭山,北、西与该县拉力沟、车巴沟相邻,流域全长45.2公里,集雨面积95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4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21万千瓦。 大峪河
北纬34‘10-34'35·,东经103’23-103‘49·之间,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向叫川盆地的过渡带。发源于迭山北坡纳杂,由南向北流,经多坝注入洮河。河长63.3公里,河口高程2490米,平均比降13‰,流域面积732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3.338亿立方米。 迭藏河
为洮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分水岭大拉梁北侧。流长42.1公里,流域面积827.1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秦许河、绿叶河、南沟河、槽子河等,流径麻子川、寺沟、秦许、城郊入洮。年平均径流量2.26亿立方米。平均流量7.16立方米/秒,比降25.4%。